铁道英雄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临城枣庄英勇的“铁道队”与敌人斗智斗勇,殊死捍卫家园的故事。本片是根据发生在1935年-1945年间,洪振海、王志胜、杜季伟、刘金山等“铁道队”队员的真实事迹改编,将最大限度地还原“铁道队”的英雄故事。
1921
1921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局势剑拔弩张。13位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从五湖四海突破国际各股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在上海共聚,创立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篇章。
二十二
在日本侵华战争的八年间,至少20万中国妇女被迫沦为“慰安妇”。在影片2014年开拍之时,中国内地仅剩22位“慰安妇”幸存者。当光阴慢慢划过,时间抚平伤口,这些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的老人们,如今又身在何处,过着怎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悲喜忧乐?
解放·终局营救
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国民党50万军队围困于平津地区,总攻在即。是否能和平解放北平,取决于天津一战。此时的天津城内,暗堡、工事林立,士兵荷枪实弹进入状态,大战前的天津城已是一座炼狱。 为了总攻的发动扫平道路,解放军炮兵连长蔡兴福、侦察兵马宝树、廖枫,炮团实习参谋葛贵忱四人小组临危受命,乔装潜入天津城。此时,负责转移北平守军眷属的国军军需官姚哲在宪兵营长钱卓群的暗算下成为通缉犯,带女儿出逃时恰好与进城的蔡兴福一行人相遇,蔡兴福挟持姚哲欲完成任务。随着目标任务的逐步明晰,姚哲被暗算背后的秘密、钱卓群企图破坏北平和谈的阴谋、蔡兴福失踪儿子的下落都渐渐浮现出来。
英雄连
第四野战军某部四连在结束了解放战争作战之后,一直驻扎在郑州进行整训,训练的口号是“练好兵、打台湾”,训练科目是渡海登陆作战。然而朝鲜半岛上的战火改变了一切,四连所在的师团接到了上级紧急命令,连夜登车,加入了出国作战的部队行列。四连在作战行动中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有利条件,利用美军内部普遍存在的种族主义情绪,包围并迫使美军一个黑人连队成建制投降,创造了经典战例。在支援东线作战期间,四连的战士们以大无畏的精神,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在冰面上向敌军发起冲锋,遭受了严重的非战斗减员,付出了惨痛的牺牲。四连作为一个战斗连队,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在这场战争中遭遇了最强悍的敌人、经历了最寒冷的天气、承受了最惨痛的牺牲、收获了最辉煌的功绩……
红星照耀中国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1936年美国青年埃德加·斯诺冒险来到中国红色革命区域的亲历见闻,在采访和见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领导人,以及红军战士和苏区百姓的风采之后,斯诺以饱含激情的生动文笔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该书出版后轰动世界,使全球第一次了解到了彼时艰苦抗战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情况。
大浪淘沙
1925年,青年靳恭绶、顾达明、杨如宽,与在途中救起的逃婚的余宏奎,一同进了山东师范学校。在这里,他们在共产党员赵锦章老师的启发教导下,开始接触革命活动。革命高潮到来,赵锦章同他的爱人宋珠萍参加了北伐军。靳恭绶等和女同学谢辉、刘芬则赶到武昌,余投靠了国民党参议薛健白;杨参加了北伐宣传队;靳、顾、谢和刘则投考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薛、余潜往长沙策反。余企图利用顾的忠厚摸清共产党的情况,遭到斥责。“马日事变”爆发,反动分子大肆搜捕共产党员。薛更指使余杀害了赵锦章。已经加入共产党的靳、顾,与武昌的谢辉、刘芬一起,在党的领导下,经受住了大革命浪潮的严峻考验。杨则在北伐失败后当了逃兵。同年7月,我革命力量向农村转移,余与反动分子拦路截击,靳、顾亲手将余击毙,并跟随革命队伍,加入了秋收起义的行列。
古田军号
《古田军号》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影片用真诚的艺术表达和创新的手法,以一个红军小号手的视角,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年轻的领袖带领年轻的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开辟了中国红军成功的非凡历程。
东方红
影片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以歌舞的形式,概括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主义,从苦难走向胜利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