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风云
1894年,蓄谋侵华已久的日军在中国领海内肆意制造事端,昏庸胆小的西太后为息事宁人,委派北洋大臣李鸿章及其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人去与日军讲和,傲慢无礼的日军却将中国商船击落。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两次请命同日军作战,李鸿章均拒绝,并借邓世昌揭露方伯谦渎职之机将其革职。日军不宣而战,民愤四起,顶不住压力的李鸿章重新启用邓世昌。海战中,贪生怕死的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打错旗号,致使北洋舰队出师失利,旗舰被日军击沉。邓世昌见势立即挂起帅旗,替代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与日军展开殊死大战,行为可歌可泣。
大浪淘沙
1925年,青年靳恭绶、顾达明、杨如宽,与在途中救起的逃婚的余宏奎,一同进了山东师范学校。在这里,他们在共产党员赵锦章老师的启发教导下,开始接触革命活动。革命高潮到来,赵锦章同他的爱人宋珠萍参加了北伐军。靳恭绶等和女同学谢辉、刘芬则赶到武昌,余投靠了国民党参议薛健白;杨参加了北伐宣传队;靳、顾、谢和刘则投考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薛、余潜往长沙策反。余企图利用顾的忠厚摸清共产党的情况,遭到斥责。“马日事变”爆发,反动分子大肆搜捕共产党员。薛更指使余杀害了赵锦章。已经加入共产党的靳、顾,与武昌的谢辉、刘芬一起,在党的领导下,经受住了大革命浪潮的严峻考验。杨则在北伐失败后当了逃兵。同年7月,我革命力量向农村转移,余与反动分子拦路截击,靳、顾亲手将余击毙,并跟随革命队伍,加入了秋收起义的行列。
上甘岭(视障解说版)
抗美援朝进入最关键的决胜阶段了。美军在板门店谈判期间,暗中调集大量军队,发动突然袭击。美军目标很明确,就是攻占上甘岭,以此作为据点,进而夺取五圣山,一次增加谈判的筹码。 在上甘岭守卫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八连。面对比我方多得多的敌军,解放军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顽强抵抗,以此拖延美军时间,粉碎敌人阴谋。连队在连长张忠发(高保成 饰)的带领下,与美军浴血奋战。虽然坑道里的环境恶劣,而且面临着断水断粮的危险,但是解放军硬是坚守了24天,为中朝联军大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箭杆河边
1962年夏天,麦收时节,地主佟善田(佟大方 饰)暗中散布谣言蒋介石要回来了,当时正值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时期,谣言在部分落后社员心中引起波动。饲养员庆奎(李宝岩 饰)与妇女主任玉芳(魏喜奎 饰)向队长玉柱(黄坚 饰)建议撤掉佟善田的车把式职务,并告诉他老地主向儿子传授变天账,玉柱听后将信将疑,他以生产太忙为田不肯撤换佟善田。支部会批评了玉柱的错误思想,由庆奎接手赶车任务,佟怀恨在心,他唆使二赖子(王凤朝 饰)在桥头扛打辕马,企图制造车毁人亡事故。关健时刻武装部长(刘文增 饰)带民兵及时赶到,查明原因,逮捕了佟善田,并查清了他十三年前杀害贫协主席的罪行
东方红
影片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以歌舞的形式,概括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主义,从苦难走向胜利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历史缩影的史诗性巨片。
黑山狙击战
1948年10月,辽西会战开始。我军指挥部内,纵队政委看着眉头紧锁的司令员韩东升沉思良久。林彪司令员率东野在诱敌深入的情况下,已运动出很远,粮草给养必须自己解决。韩东升亲临阵地鼓舞士气。当部队到达黑山时,敌人把黑山炸成一片废墟,为收复黑山县城,部队打了几天几夜,敌我双方损失惨重。敌人以101高地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在这里实行强攻,战斗已到了最残酷阶段,终于因寡不敌众,阵地被敌人占领。负责黑山地区的雷师长率部向敌人反攻,凶险的敌人竟用捆绑的男女百姓做“人肉盾牌”,逼近到我军阵地前沿,敌人的“寡廉鲜耻”行为彻底激怒了我军指战员......
白毛女(视障解说版)
《白毛女》取材于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白毛仙姑”的故事。影片讲述佃户杨白劳与女儿喜儿相依为命,恶霸地主黄世仁想霸占喜儿,在除夕之夜强迫杨白劳卖女顶债,杨白劳喝卤水自杀。喜儿被抢进黄家,遭黄世仁奸污。喜儿与同村青年农民大春相爱,大春救喜儿未成,投奔红军。喜儿逃入深山,过着非人的生活,头发全白。两年后,大春随部队回乡,找到喜儿,伸冤报仇。两人结婚,过着翻身幸福的生活。
桃花扇(独家修复版)
电影《桃花扇》根据欧阳予倩先生的剧本《桃花扇》拍摄的。 他以清代孔尚任的传奇剧本《桃花扇》为蓝本,改编成京剧《桃花扇》,借古喻今,流露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一九四七年,他又将京剧《桃花扇》改编成话剧,突出了正义与邪恶,爱国主义与卖国主义的思想斗争,塑造了一位富有反抗性格,具有坚贞爱国情操的风尘女子李香君的形象。 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借李香君和侯朝宗的离合之情,写南明王朝的兴亡之感。李、侯之间的爱情描写,不同于以往的《西厢记》、《牡丹亭》,也不同于当时与孔尚任比肩的洪升的《长生殿》,除了描写男女双方在才华上、容貌上互相倾慕外,还在政治态度上互相影响。显然思想性是以前的儿女风情戏所少有的。尤其结尾不落窠臼 ,打破了大团圆的结局,使得该作品意境深远,独树一帜。
孙安动本
根据同名舞台剧改编,柳子戏。 明朝万历初年,神宗皇帝年少懵懂,太监张从欺君压臣,独霸朝纲。这年正值曹州发生灾荒,张从竞将赈粮吞入私囊,一时饿殍载道,民怨沸腾。曹州知府孙安,是个刚正廉明、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上本参劾张从罪行。张从素知孙安深得民心,于是采取笼络手段,特调孙安晋京供职,企图以利禄收买,供他驱使。孙安携带妻儿晋京途中,目睹哀鸿遍野,啼饥号寒,又见一民妇跳崖自尽,遗下18张冤状,控诉张从强征她的丈夫、儿子私造皇宫,为了杀人灭口,皇宫修成之日,她的丈夫、儿子和3000民工尽被毒杀。这民妇从县到府,一直告到京城,但大小衙门都拒不受理。民妇有冤莫伸,遂愤而自杀。孙安看后益加愤慨,誓为黎民除害,兼程赶路,抵达京城。孙安岳父黄义德,在朝廷任转本御史,劝孙安明哲保身。孙安不听,连夜写本,上殿参劾张从。小皇帝被张从巧言所惑,驳本不准。张从暗示孙安,应以前程为重,勿负他保荐好意。孙安更加气愤,又上二本,二本不但被驳,反谓孙安陷害老臣,立时摘去乌纱,交刑部问罪。此时张从又假意替孙安求情,但孙安仍不屈不挠,再上三本,并以民妇冤状为证。张从强辩是孙安伪造,挑唆小皇帝治以诬告反坐之罪,将孙安责打四十御棍,轰出金殿,永不许入朝面君。孙安耿耿忠心,换来遍体伤痕,但为民除害的意志更坚,连夜再写奏本,他的妻儿也为他的赤诚所感,均愿生死同命,孙安于是绑妻缚子,抬了棺木上殿,想以死谏感动皇帝。但张从又诬孙安此举是欺君年幼,故意要挟,猎取忠臣之名。小皇帝听信谗言,将孙安全家推出午门问斩。